崇信县深入贯彻落实省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部署,以“破栏行动”为抓手,聚焦企业经营痛点、民生服务难点和市场准入堵点,打造“崇信宜商”品牌,系统推进营商环境全面提升

      一是实施“便民暖心”工程,提升经营生活便利度整合48家单位1596项事项进驻综合窗口,将“一窗办”改革向6个镇街延伸。拆除违规设置物理隔栏12处,推出龙泉夜市招商项目,提供固定商铺70户、流动摊位100户,吸纳就业超200人,夜间消费额同比增长18%。新建智慧停车泊位5860个,改造背街小巷11条,在47个小区增建非机动车充电桩,开展路域环境专项整治,保障道路安全畅通。

      二是实施“准入畅通”工程,构建开放统一市场严格执行市场准入“全国一张清单”,通过“照后减证”“一业一证”改革,将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0.5个工作日,为101户新开办企业节约印章成本3.33万元。废止妨碍统一市场的规定15项,邀请23名营商环境监督员参与监督。推行“信用+分级分类”监管模式,对A级信用企业减少检查频次60%,多部门执法检查频次同比下降45%。

      三是实施“市场净化”工程,维持良好市场秩序开展涉企收费专项检查,对3家中介机构立案调查,清退违规收费12万元。查处虚假宣传、网络诈骗等案件5起,关停违规账号11个。申报地理标志商标2件,打造企业自主品牌入选《甘味农产品品牌目录》。对86家企业实施“首违不罚、轻微免罚”,审查涉企重大事项9件。

      四是实施“权益护航”工程,加大中小企业保护力度开展“万名干警联万企”活动,干警走访企业280余次,解决法律问题30个。民商事案件执行到位率达41%,平均结案时间大幅压缩。为11家民营企业开展“法治体检”,审查合同15份,提供意见建议20条。建立“企业纠纷调解绿色通道”,实行领导干部包抓联机制,包抓763户企业,持续缩短项目落地周期。

      五是实施“要素保障”工程,提升招商引资服务水平创新“八大资金池”机制,推出8项特色信贷产品,发放中小企业贷款4.73亿元,解决638家企业融资需求23.49亿元。开展职业技能培训580人,推送岗位信息6000条,为重点企业招工466人。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户、省级科技创新型企业2户,推荐认定科技型中小企业24户电子商务交易额5217万元。

      六是实施“思想破冰”工程,深入检视工作作风推行“亲商助企日”,走访企业450次,解决问题153条。建立“线上+线下”双轨制需求收集模式,收集问题36条。引入“综合监管一件事”模式,创新推出“信用村”模式,新增授信580户,授信金额达7833万元。设立“办不成事”反映专窗,配备涉企窗口服务专员6名开展“我在现场”行动,走访企业156家次,解决诉求155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