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国家公共信用信息中心发布最新数据显示,华亭市信用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在全国383个县级市信用指数排名中,华亭市大幅攀升至第65位;在西部地区107个县级市中,更是名列第三,实现了信用排名的快速跃升。
这一亮眼成绩的背后,是华亭市委、市政府近年来对信用体系建设的高度重视与持续深耕。该市始终将信用建设作为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治理效能的重要抓手,通过一系列靶向精准、务实有力的举措,不断夯实信用基础,显著提升信用应用效能,推动信用建设从“基础构建”向“深度赋能”加速迈进。
筑牢信息根基,打破数据壁垒
信用建设,数据是基石。华亭市持续强化信用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聚焦企业、个人、社会组织等各类信用主体,全面推进信用数据归集与整合。截至目前,已累计归集各类信用数据34.97万条,覆盖政务服务、市场监管、民生保障等多个领域。同时,该市积极推动跨部门数据共享,促成全市53个行业主管部门实现信用数据深度互联互通,成功打破“数据壁垒”与“信息孤岛”,为信用数据在政务审批、监管执法、民生服务等场景的深度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
精准施策补短板,营造诚信氛围
针对失信治理中的难点痛点,华亭市坚持问题导向,精准发力补齐短板,联合市法院建立专项工作机制,对高频失信企业及严重失信主体逐一建立治理台账,通过“政策宣讲+上门服务”的组合方式,主动对接失信主体,督促其履行法定义务、完成信用修复;对于符合条件的失信退出申请,该市优化流程、压缩时限,实现快速受理、高效审核,助力失信主体“重塑信用”、重返市场。
在强化失信治理的同时,华亭市更注重诚信文化培育,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诚信宣传活动。依托“3?15”消费者权益日、“食品安全宣传周”等重要节点,举办多场大型线下宣传活动,吸引超千人次现场参与,近距离普及诚信知识;同时积极拓展线上宣传渠道,通过抖音、视频号等新媒体平台持续发布诚信宣传内容,累计触达受众超十万人次,有效提升了全社会的诚信意识,营造了“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浓厚氛围。
赋能实体经济,缓解企业融资难题
将信用优势转化为发展动能,是华亭市信用建设的核心目标之一。该市重点围绕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着力推动信用服务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通过精准梳理企业需求,该市重点归集社保缴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经营状况、水电气费缴纳等14类涉企信用数据,累计达14.15万条,并通过合规共享机制,将数据实时同步至平凉市信用信息共享平台,搭建起“信用数据 — 融资服务”的高效对接桥梁。
依托“甘肃信易贷?陇信通”平台,华亭市积极引导企业释放信用价值、对接金融资源。截至当前,该市企业通过该平台累计发布融资需求2981笔,其中1590笔需求成功获得银行放款,总金额达23.35亿元。这一举措有效盘活了企业信用资产,切实缓解了中小微企业的资金周转压力,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的“信用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