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强化社会诚信意识与法治观念,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与法治社会建设深度融合,近期,市营商环境建设局与市司法局在绿地广场联合开展《甘肃省社会信用条例》与《民法典》宣传活动,以“信用+法治”双轮驱动模式,吸引众多市民驻足参与,掀起学法知信热潮。

活动现场,工作人员向过往市民发放《甘肃省社会信用条例》《民法典?信用相关条款指引》等宣传资料,针对市民高频关注的“个人信用受损后能否通过法律途径修复”“企业失信被惩戒会影响哪些民事活动”“网购违约是否会记入信用记录并承担法律责任”等问题,结合具体案例进行细致解答。有市民提问:“如果不小心逾期影响了信用,除了按信用条例修复,还需要承担其他法律责任吗?”工作人员回应:“若逾期涉及借款合同,除了按信用条例履行修复义务,还需依照《民法典》相关规定承担逾期利息等违约责任,只有既守信用又遵法律,才能全面保障自身权益。”

某企业负责人在参与活动后表示:“以前只知道诚信经营对企业口碑重要,今天才清楚,信用不仅是商业道德,更是受《民法典》保护的民事权利,今后我们会把‘守信用’和‘遵法律’结合起来,既做好信用管理,也完善企业合规体系。”

本次活动共发放两类宣传资料400余份,接受市民咨询300余人次,其中涉及信用与法律交叉问题的咨询占比达60%,有效打通了“信用宣传”与“普法宣传”的衔接壁垒,让市民既懂“信用规则”,又知“法律底线”。

下一步,平凉市将持续深化“信用+法治”联动宣传模式,计划开展“信用条例与民法典进企业”专项宣讲,帮助企业梳理经营中的信用风险与法律风险;推进“社区信用法治课堂”建设,针对老年人防诈骗、青少年守信教育等场景,结合《民法典》案例讲解信用保护知识;探索“校园信用法治实践活动”,通过模拟信用纠纷调解、民法典情景剧等形式,让诚信理念与法治意识深入不同群体,为构建“守信有激励、失信有惩戒、违法有追责”的诚信法治社会、优化营商环境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