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崆峒区交通运输局坚持以信用体系建设为抓手,创新监管机制,优化市场环境,在交通运输行业探索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做法,为保障交通工程建设质量安全、促进交通运输行业市场公平竞争、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
一是夯实基础,稳步推进信用评价工作。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区关于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办法及意见,积极开展行业领域信用评价工作,切实承担行业信用建设和信用监管的主体责任。依据《甘肃省公路建设市场信用信息管理办法》、《出租汽车服务质量信誉考核办法》、《甘肃省道路运输企业质量信誉考核实施细则(试行)》等相关规定,扎实做好年度交通工程建设领域和交通运输行业企业及相关从业人员的信用评价工作,保障交通运输行业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秩序。今年以来,对498户道路运输企业质量信誉情况进行了初评。
二是科技赋能,畅享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依托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依托“平凉市信息共享平台”及“甘肃信易贷·陇信通”平台,通过信用信息的自动归集、动态更新、科学评价和公开查询,有效整合分散的信用信息,确保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准确性和时效性,构建“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信息共享格局。今年以来,共归集报送交通工程建设领域行政许可15条,为信用监管提供了完善的数据支撑。
三是奖惩联动,强化评价结果导向应用。打破“重评价、轻应用”断点,以企业信用评价结果为重要依据,强化信用分级分类监管,推动评价结果与市场监管深度融合,让守信者受益、失信者受限。在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务方面,对信用良好企业给予加分优惠、保证金减免,采取绿色通道等激励措施,提供更便捷高效服务;日常监管中,对企业实施差异化监管,对优良企业“无事少扰”、降低检查频次,对失信企业加大检查力度、提高频次、严格管理。今年以来,以差异化监管的方式开展交通运输行业及交通建设工程领域综合督查和专项检查8次,涉及500余家企业,发出整改通报4份,有效激发了市场主体珍视维护信用的内生动力。
四是引导修复,培育行业守信践行文化。在严格监管的同时,建立规范化的信用修复机制,鼓励和支持失信主体通过主动纠正失信行为、消除不良影响、完成整改等方式修复信用,引导其重返诚信轨道。同时,通过开展诚信宣传教育、选树诚信典型、发布诚信红黑榜等活动,积极营造“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行业氛围。今年以来,组织开展守信践行信用宣传活动5次,发放宣传资料6000余份,有力提升了全行业的诚信意识和信用水平。
通过持续深入推进信用体系建设,崆峒区交通运输行业市场秩序得以持续规范,市场主体行为更趋理性,工程质量安全水平实现稳步提升,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贡献了积极力量。下一步,崆峒区交通运输局将进一步健全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为推动交通建设工程高质量发展注入更为强劲的信用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