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平凉法院牢固树立“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的理念,不断增强优化营商环境责任感、使命感,将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作为服务大局的切入点和着力点,细化措施,多措并举,为企业营造舒心、暖心、放心、安心的法治化营商环境。
党建赋能,升级涉企诉讼服务。加大“平安先锋·法耀天平”党建品牌创建力度,完善“产业链+司法服务链”双链融合机制,做精“苹果法庭”“煤电法庭”等特色品牌。诉讼服务中心设立破产案件信息查询窗口、中小股东权益诉讼等“绿色通道”,巩固、拓展网上立案等智慧法院建设成果,完善《诉讼服务中心“优商惠企”十五条措施》制度,为涉诉企业提供优质服务,切实帮助企业解难纾困。
多元联动,推动纠纷实质化解。坚持和发展新时代“马锡五审判方式”,强化多元解纷联动,在两级法院诉服中心成立劳动争议、金融纠纷、工会+商会调解“三大调解中心”,向综治中心派驻诉讼服务和调解团队,支持鼓励退休法官参与调解,推动矛盾纠纷化解从“多头跑”向“一站解”转变,推动矛盾纠纷源头化解、低成本化解、高质效化解。建立“人大代表+法院”多元解纷机制,成立“人大代表调解工作室”,制定《人大代表特邀调解工作实施细则》等制度文件,聘任人大代表为“特邀调解员”深度参与矛盾纠纷调处。华亭市法院审理的富某、董某等17户村民与何某土地经营权纠纷调解案和庄浪县法院审理的崔某等47名消费者与某母婴用品店服务合同纠纷调解案入选最高法院多元解纷案例库。
改革创新,提升破产办理水平。不断加强破产审判工作,有效盘活企业资产,尽力保障企业合法权益,助力企业重整再生。平凉中院设立破产案件援助资金审核小组,为破产管理人办理无产可破企业的案件提供有力支持;指导平凉市破产管理人及会计师事务所成立平凉市破产管理人协会,制定破产管理人考核办法、破产预重整工作指引等制度机制。严格落实“府院联动”,建立常态化企业破产工作协调机制,探索高效的财产处置方式,提高债权清偿率,最大限度提高破产案件办理质效。
攻坚执行,凝聚司法协同合力。制定《平凉法院执行工作助力优化营商环境十二项举措》,建立每周二“执行局长接待日”,持续开展涉民生及小标的案件集中执行行动,3天强执17件民生“小案”登上人民法院报。依法盘活静宁通达果汁企业资产8000余万元,企业“破茧重生”,助力苹果产业做大做强,省市媒体报道点赞。完善《关于失信被执行人信用修复工作机制的实施办法(试行)》,在保障胜诉当事人合法权益的前提下,对积极履行义务、有发展潜力的失信企业给予正向激励,通过屏蔽失信信息,助力企业发展的做法登上人民日报。
平凉法院将紧扣省市委安排部署,切实增强政治自觉,持续扎实开展“优化营商环境全面提升年”行动,不断优化机制措施,全面提升审判执行工作质效和司法服务水平,为全市营造更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和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