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以为要回湖北老家才能办理的补领结婚证,没想到在泾川凭良好信用记录就办成了!”湖北来泾经商的颜先生夫妇在泾川县民政局现场领取新证后感慨万分。得益于国家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与婚姻登记改革的深度融合,他们成为泾川县首对享受信用赋能“全国通办”便利的群众。为贯彻落实国家关于提升政务服务效能的部署,该县以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为关键抓手,着力打通信息壁垒、强化信任机制,根治群众办事“多地跑”“折返跑”顽疾。
一、筑牢信用基石——数据归集共享,夯实“异地通办”根基。一是全域归集,精心组织力量。指导各乡镇、社区对建国以来现存纸质婚姻登记档案开展电子化补录攻坚,累计完成80000余份历史档案的数字化转换与信用信息关联归集,极大丰富了个人信用档案维度。二是精准核验,确保信用可靠。将补录信息与公安人口库进行严格信用信息比对,并对照原始档案逐项核实。针对存疑的32670条信息,逐条溯源原始档案进行交叉验证与纠错修复,确保归集至信用平台的每一条信息真实、准确、完整,为跨区域互认奠定坚实信任基础。三是平台互通,赋能信用共享。成功实现婚姻登记电子档案库与全国婚姻登记管理系统、公安部人口信息库以及省级社会信用信息平台的实时互联共享。这一基于信用的信息互通机制,为跨区域、跨部门的高效协同服务提供了强大的数据支撑和信任保障。
二、创新信用应用——流程再造优化,提升服务质效。依托坚实的信用基础,推动服务模式向“信用+承诺”转型。一是信用宣传,引导预期。新规实施后,多渠道开展“信用赋能异地办”主题宣传,在登记处设立“信用便利通办”专窗,清晰指引群众如何运用自身良好信用记录简化流程。二是信用承诺,减证便民。配备信用服务专员,提供“信用预审-告知承诺-便捷办理”一站式服务。对信用记录良好的申请人,在关键材料暂时缺失时,探索引入“信用承诺制”,以签署承诺书替代部分需跨省调取的原始证明,减轻群众负担。三是信用预约,智慧分流。开通“甘肃省政务服务网”、“民政一体化平台”及信用APP的线上预约通道,系统自动关联用户信用信息,为信用优良者提供优先预约与智能分流服务,大幅压缩现场等待时间,提升服务体验。
三、释放信用红利——政策精准落地,收获满意实效。信用体系建设成果在“全国通办”中迅速转化为惠民实效。一是异地通办,信用畅行。自新规实施以来,依托信用信息跨域互认,泾川县已高效办理跨省及省内跨区婚姻登记5对(结婚2对、离婚1对、补证2对)。二是信用调档,高效协同。通过信用信息平台发起跨省协查与调档申请26件,完成跨省信用信息查证2件。信用机制支撑下的信息高效流转,替代了群众亲自奔波,真正实现了“数据多跑路,群众零跑腿”。三是群众满意,信用彰显。现阶段服务满意度达100%,群众对“以信用代证明”、“异地办、便捷办”的高度认可,正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提升政务服务效能、优化营商环境最有力的证明。
泾川县民政局将以婚姻登记“全国通办”为信用赋能政务服务的新起点,持续深化“互联网+信用+政务”融合创新。下一步,泾川县民政局将着力拓展信用承诺制的应用场景,强化信用信息在更多高频政务服务事项中的共享应用,推动信用成为畅通办事流程的“通行证”,让“信用有价、守信受益”的社会氛围更加浓厚,以更高水平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为提升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注入持久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