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灵台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将“一业一查”跨部门联合监管与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深度融合,对不同信用等级的企业开展精准靶向监管,做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降低对企业正常经营的干扰,有效减轻企业负担,提升了监管效能。

坚持在“合”字上谋划。按照“部门应合尽合、事项应增尽增、频率应减尽减”和分层分级分类的原则,以行业主管部门权责清单为基础,着力构建以重点行业领域为应用场景的联合抽查机制,依托甘肃省“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平台和“互联网+监管”系统,制定“一业一查”部门联合抽查事项清单,应用信用风险A、B、C、D分类结果,实施差异化、精准化监管,实现多部门、多项事一次性抽查检查,降低对“合规守信”经营主体检查频次。今年以来,全县共发布“一业一查”部门联合抽查计划52条,发布抽查任务40条,抽查经营主体135户,已检查并公示81户。

坚持在“查”字上发力。科学配置监管资源,制定抽查计划任务,明确联合抽查事项、范围、比例、频次和时限要求,对同一行业涉及多个部门检查事项进行优化整合,除投诉举报、数据监测、转办交办以外,原则上所有行政检查按照“一业一查”要求实施,实现从“管事项”向“管行业”转变,对同一行业企业联合检查不超过2次,实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依托省“互联网+监管”系统,与省市场监督管理登记注册系统纵向贯通、横向联通,在信息上实现互认共享共用。“双随机、一公开”检查充分运用移动端APP现场录入结果,同步至公示系统,记于企业名下,实现“掌上管”“指尖查”,有效提升了监管执法效能,降低了经营主体监管负担,促进了行业规范健康发展。

坚持在“用”字上深耕。融入“信用+一业一查”理念,突出信用导向,强化信用监管,对守信经营主体“无事不扰”,对新业态进行包容审慎监管。落实信用修复制度,移出经营异常名录企业30户,开展信用分级分类抽查12批次36户,信用分级分类应用率97.37%,助力企业重塑良好信用,赢得更多发展机会。推行“沙盒监管”,对在“盒子”里面的企业采取包容审慎监管措施,减少对企业的干扰。为电商企业提供许可、知识产权、质量、计量、标准、认证认可、检验检测、打假维权等“一站式”服务,助力电商企业高效发展。

下一步,灵台县将持续深化“一业一查”与信用风险分类管理的融合应用,完善动态信用评价机制,拓展联合监管行业覆盖范围,强化科技赋能,推动监管精准化、智能化。同时,健全差异化监管和信用修复机制,推行包容审慎监管,提升执法效能和服务水平,切实减轻企业负担,营造更加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