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崇信县全面推进“信用+智能监管”服务模式,加快医保工作由传统窗口服务向智能化平台转变,增强参保群众就医购药便利性,让群众少跑路,不断推动医保服务向更高质量、更高效率、更优体验迈进。

一、信用筑基:构建安全可信的智慧医保平台

崇信县医保局定期开展医保安全知识培训,检查使用医保专网网络安全,及时更新医保网络相关杀毒软件,构筑医保信息系统安全防线,不断提升数据安全防护能力。建立医保服务信用认证机制,对经办人员实施信用分级管理,将平台权限核查与个人信用评价挂钩。推行定点机构信用承诺制,在业务编码贯标、协议维护等环节嵌入信用约束条款。开发医保数据信用风控模型,对异常结算行为进行信用预警,累计拦截失信交易12笔。将网络安全培训纳入信用考核,对未按时更新防护系统的机构实施信用扣分。

二、信用激励:拓展“医保码+”场景应用

为提高医保码的使用率,方便群众就医,崇信县利用培训会、日常稽核检查等有利时机,通过微信公众号、微信群发宣传视频,在广场、小区等人员密集场所摆放宣传展板、张贴宣传海报、发放医保码宣传资料等方式,“线上+线下”双轨并行宣传医保码激活、就医购药具体流程,构建“无卡就医”新型服务体系,引导参保群众使用医保码,不断提升参保群众医保码应用率。实施信用积分奖励计划,对按时激活医保码、规范使用记录的群众提升信用等级。推出“信用就医”绿色通道,对信用良好的参保人开放“先诊疗后付费”服务。建立失信行为追溯机制,对虚假就医购药记录纳入个人信用档案。开展信用示范药店评选,对医保码结算率达90%以上的机构授予信用标识。截至目前,全县医保码激活率达到95%以上,结算6万多人次,结算率达75.92%。

三、信用赋能:打造智慧服务网络

按照“应下尽下、能下均下”的原则,构建了县、乡、村三级医保服务网络体系,全面推广医保网厅、甘肃医保小程序等多个医保便民公共服务渠道,让参保群众熟知可以通过手机端查看医保信息,办理参保登记、异地备案等医保业务,不断提升医保经办服务可及性和便捷度。将参保登记等20项经办业务下沉至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办理,14项服务事项下沉至村(社区)便民服务中心和村卫生室办理。按照市级要求,打破地域限制积极办理参保登记等25项高频医保业务,大幅提升了参保群众办事的便捷性,进一步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在三级服务站点增设信用服务窗口,提供信用积分查询、异议申诉等服务。将医保业务办理履约情况纳入“信用崇信”评价体系,关联38项守信激励措施。开发信用承诺制容缺办理功能,对信用良好的群众允许“承诺即办”异地备案等业务。建立服务网点信用监测系统,对业务办理时效、群众满意度进行信用评分。

四、信用共济:创新支付服务模式

进一步提高医保基金使用效率,扩大职工医保个人账户使用范围,实现个人账户跨省共济使用,崇信县积极与定点医药机构衔接,提供信息系统改造规范接口文档,指导各定点医药机构按服务要求完成医保钱包接口改造、联调测试等工作,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即将开启跨省共济时代。通过医保钱包,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可以进行跨省共济,参保人可使用医保钱包将个人账户金额支付家属个人承担的就医购药费用,或为近亲属代缴城乡居民医保费用,进一步盘活职工个账资金,提升医保基金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