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典型引领”“提升服务质量”“激发企业创新活力”……今年2月,在一次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交流会上,泾川县人民法院干警围绕会议主题畅所欲言、建言献策。
今年以来,泾川县法院不断创新工作方法,把企业所盼作为法院工作的“风向标”,持续当好企业经营发展的“护航员”,办好每一件涉企案件,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全力护航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先行调解止纷争促和谐
“我们催收3年多了,一分钱没拿到,没想到经你们调解后,不到10天时间10万元全部付清了!”2月10日,当事人吴某来到泾川县法院,向执行法官送上一面锦旗,并感激地说。
吴某与李某因劳资纠纷诉至法院,法院判决被告李某支付原告吴某10万元。判决生效后,李某却迟迟未履行支付义务。案件进入执行程序,执行法官结合情理法理开展调解,促使双方达成执行和解协议,并当场履行。
今年以来,泾川县法院把规范民事案件立案与先行调解工作有机衔接,推出系列便民惠企司法举措,通过提高当场立案率、做实案件繁简分流、提升先行调解成功率等途径,将多元解纷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充分利用多方协同优势,坚持联调联动,扩大解纷“力场”,持续提升解纷能力和调解质效,助力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截至目前,共受理民事一审案件800余件,先行调解372件,占比近一半。
速裁快审助企纾难解困
近日,泾川县法院线上调解一起买卖合同纠纷案,该案从立案到调解仅用9天时间,及时实现了胜诉企业的合法权益。
今年以来,泾川县法院坚持把依法安商、便捷暖商、平等护商等理念贯穿办案全过程,引导企业采用多元解纷途径,为企业提供“一站式”和高标准立体化诉讼服务。不断完善速裁快审机制,对物权纠纷、买卖合同、金融借款等商事案件实行优先立案、快速分案,缩短平均立案时间。同时,优化“立审执”全流程诉讼服务,推动案件诉前分流、繁简分流,为企业提供多元解纷方式,推动涉企矛盾纠纷高效化解。落实闭环管理工作机制,强化条线指导和跨部门联动、跨区域协作。完善涉企案件“快立、快审、快执”工作机制,持续畅通涉企纠纷绿色通道,助力企业快速解纷、纾难解困。
“法治+产业”助推乡村振兴
“说实话,以前打官司比种苹果还难,现在好了,法院直接把法治课堂开在了田间地头,连我老伴也知道签合同要捺指纹了。”高平村村民周某感慨道。
今年以来,泾川县法院高平法庭积极探索“把家事纠纷化解在矛盾激化之前、把金融合同纠纷化解在款项发放之前、把果品产业合同纠纷化解在合同签订之前”的“三前”化解服务模式,延伸司法服务链条,设立涉农案件“绿色通道”,对产业纠纷实行优先立案,优先审理;成立法官+律师“助农司法服务队”,开展法律顾问服务;设立巡回法庭审判点,对土地流转、购销合同等纠纷就地调解,让果农安心种、放心卖,推动“法治+产业”深度融合,为乡村振兴融入法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