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平凉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充分发挥交易平台服务职能作用,坚持问题导向,聚焦短板弱项,精准施策、多点发力,持续优化公共资源交易领域营商环境,推动交易服务更加优质便捷,资源配置更加高效公平。

一是数智创新,推动交易服务提质增效。充分运用公共资源交易“全省一张网”建设成果,将“省建市用”以及自主建设的所有软件系统全部延伸部署至县级平台,按照“市县一体化”和“全流程电子化”运行模式统一全市各类项目进场交易规则,固化交易流程,所有交易事项实现“一网通办”和“不来即享”,工程建设项目和政府采购项目全部实现网上不见面开标,国有土地使用权和矿业权交易、国有资产产权以及新型权益类项目交易全部实现网上竞价,建成公共资源交易智能见证系统和电子档案管理系统,通过系统互联和数据共享,实现交易过程“智能见证”,交易档案电子化“云存储”。同时,在全省首家上线运行公共资源交易移动端服务平台,为各类经营主体和平台工作人员“掌上办理”交易事项提供了便利,交易服务效率明显提升。

二是全程帮办,保障进场项目快速落地。建立咨询服务帮办专班,对投资预算1000万元以上新开工项目和省、市重大项目实行清单管理,主动衔接招标单位掌握项目进展情况,提前介入,告知交易流程和各环节用时,开通了线上咨询服务功能,全过程提供公共资源交易政策咨询、交易风险提醒和业务帮办等综合服务,避免市场主体因工作失误造成时间浪费、延迟交易周期等情况发生。工作人员对帮办项目从进场登记环节开始跟踪督办,按照“7×24”小时不间断服务要求,利用双休日和节假日组织项目开评标,确保进场项目在法定最短时限完成交易、快速落地实施。同时,通过线上线下方式开展“好差评”评价,定期对评价结果进行汇总分析,根据评价主体意见建议和诉求期盼,有针对性地改进工作、提升服务,切实做到了以评促改、以评促优。

三是降费减负,助力经营主体轻装上阵。全面落实国家和省、市关于降费减负和面向中小企业预留采购份额、价格优惠评审、优先采购等一揽子扶持政策,有力促进中小企业发展。今年一季度,全市中小微企业中标项目共119个,中标率高达81.51%,成交金额3.03亿元,占比76.13%;政府采购项目中专门面向中小企业的项目107个,成交金额2.62亿元。部署上线“甘肃省政府采购、交通工程、水利工程”电子交易系统,全面取消了政府采购项目投标文件制作费用。同时,严格执行政府投资项目停收投标保证金有关政策,非政府投资项目鼓励使用电子保函,将电子保函开具费率从原来的5‰全部降至3‰以内,全方位助力企业“轻装上阵”,市场活力竞相迸发。

四是强化监管,推动公共资源公平配置。严格执行招标计划提前发布制度和《招标投标领域公平竞争审查规则》,联合市财政局印发《关于进一步落实政府采购文件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的通知》,督促招标人严格落实主体责任,规范编制招标文件,坚决防止在资格预审文件、招标采购文件、评标定标规则等方面出现所有制歧视、地方保护等不合理限制和不公平规定。全面实行招标人信用承诺制度,在项目进场环节签订《信用承诺书》,以书面形式作出信用承诺,招标人主体责任得到进一步强化。同时,强化现场行为见证监督,充分运用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对公共资源交易活动进行监测分析,协同联动打击围标串标等违法违规行为,切实营造了更加公平公正、阳光透明的公共资源交易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