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崇信县以“诚信立县、信用惠民”为目标,聚焦政务、市场、校园、乡村四大领域,多维度推进信用宣传与制度创新,全面营造“守信受益、失信受限”的社会氛围,为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诚信动能。
聚焦政务诚信,强化示范引领。组织“诚信为政”专题教育讲座,围绕政务服务规范、政务承诺履行等内容开展培训,强化公职人员“守信践诺”意识,推动窗口服务“零投诉”,政策落实“零拖延”。建立政务诚信监督机制,设立群众监督热线,将信用承诺履行情况纳入干部考核,以政府公信力建设带动社会诚信水平提升。
筑牢市场诚信,激发经济活力。鼓励经营主体和个体商户签订《诚信经营承诺书》,加强行业自律,杜绝假冒伪劣、欺诈消费者等不良行为,营造公平竞争、诚信有序的市场环境。建立商户信用档案,动态记录履约、投诉等信息,实施“绿牌推荐、黄牌警示、红牌退出”分级管理,促进崇信县经济健康发展。
深耕校园诚信,厚植文化根基。开展“诚信伴成长”主题系列活动,向学生传播诚信美德,使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组织诚信主题征文比赛和手抄报展览,激发学生积极性和创造力,使诚信的种子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构建家校协同机制,发放《家庭诚信倡议书》,开展“诚信家长课堂”,通过“小手拉大手”推动诚信教育向家庭延伸,形成“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辐射整个社会”的良性循环。
夯实乡村诚信,赋能基层治理。宣传栏张贴诚信标语和海报,向村民普及信用知识,特别是在农业生产贷款、农产品销售等方面强调诚信的作用。建立乡村信用红黑榜,对守信村民给予表彰奖励,对失信村民督促整改,教育引导村民树立诚信意识,营造文明乡风、良好家风和淳朴民风。
下一步,崇信县将以信用体系建设为抓手,持续推动诚信理念融入社会治理各环节,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参与信用体系建设,努力打造“政务高效、市场有序、民风淳朴、社会和谐”的诚信环境,共同书写县域文明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