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崆峒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和省、市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各项部署要求,严格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甘肃省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精神,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着力解决困难问题,做大实业、做强产业、做优主业,为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积蓄新动能。截止2024年底,全区民营经济完成增加值67.6亿元。新增市场主体5294户,完成“个转企”161户,新增民营企业1117户,完成工业企业小升规2户;新培育龙头企业2家;重点龙头企业25户,营业收入21.99亿元,出口创汇73万美元。小微企业贷款余额47.47亿元,占全市小微企业贷款余额(244.62亿元)的19.4%。进出口贸易总额预计完成552万元,同比增加85%。

一是抓促销扩内需,激发市场活力。围绕“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百姓得实惠”的总体思路,聚焦零售、家电、汽车、农特产品等重点消费领域,区商务局联合文旅局,成功举办平凉市第五届“汽车文化博览会”“2024年绿色智能家电焕新季等扩内需促消费活动;兑付购车补贴190万元,汽车成交量达768台,带动消费8700多万元,发放电子消费券20万元,带动消费245万元。

二是抓创新促培育,厚植发展根基。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增强企业创新动力和创新能力,深入企业对政策全方位宣讲。充分发挥中建研新世纪建材研究院科创平台作用,切实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水平,培育创建省级工业设计中心1个,认定创新型企业6户,累计完成16户;甘肃红峰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数字化精加工生产线和平凉海螺水泥有限责任公司数字基础设施集成场景已入选省级第四批智能制造优秀应用场景。

三是抓服务增效能,提升竞争实力。以包抓联企业工作为抓手,以建设小作坊集中加工区为龙头,持续推动小作坊分批有序向集中加工区聚集、向生产企业转型、向规范管理迈进,形成“集中加工区+规范小作坊+普通小作坊”的格局。总投资1.17亿元的面制品、肉制品、清真肉制品、豆制品4个集中加工区相继落成投产运营,支持引导170余户食品加工企业、小作坊出城入园。规范生产经营,年产值达5亿多元,带动就业800多人。

四是抓招商补链条,拓展增长空间。紧盯“三类500强”和国内重点产业转移区域,深入推进“引大引强引头部”行动,围绕重点产业延链补链,引进华邦建投、易事特、中能建、大北农、江苏绿港等“三类500强”及行业龙头企业9家,邀请百度公司、中商国荣、中滨控股等企业客商来区开展考察洽谈;各乡镇部门立足资源禀赋和发展实际,开展“点对点”对接洽谈16次,积极筹备组织参加第30届兰洽会,共签约项目36项,签约额124.13亿元。

(初审:韩倩  审核:章继刚 罗亚红   编辑:陈海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