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川县坚持把民营经济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多措并举,为做好民营经济工作提供坚强保证。
一是强化政治引领,凝聚发展共识。开展专题学习培训。结合“学思想、明方向、强信心、建新功”理想信念教育活动,进商会、进企业、进车间宣讲党的方针政策,引导广大民营经济人士深入学习领会党的最新理论成果,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增强信心。深入加强民营企业党建。成立非公党组织,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推动党建工作与企业发展深度融合。大力宣传先进典型。通过泾川融媒、阅泾川、泾川统战公众号等媒体平台,大力宣传优秀民营企业、民营企业家的典型事迹,营造崇商重企的良好氛围。
二是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着力搭建服务平台。成立促进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推进规划指导、政策落实等工作;建立民营企业诉求反馈绿色通道,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的工作格局。全面落实惠企政策。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力度,指导支持企业争取省级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中小企业创新引导项目资金等;积极开展助力小微市场主体“春雨润苗”专项行动,精准推送税费优惠政策,降低企业成本。创新服务保障模式。推行“标准地”改革和“弹性供地”,加快工业集中区环评、文物等方案编制,保障企业投资项目“拿地即开工”。定期召开政银企对接座谈会,协调商业银行与企业签订意向协议,解决企业融资难题。
三是夯实产业支撑,推动高质量发展。做深做细重点产业链。立足县情实际和产业发展方向,招引实施了中宸生物年产3000吨二甲基砜项目、高平镇双千头牛场项目等一批重点产业链项目,有效壮大了民营经济总量。动态更新招商引资“八库三单”。制定年度招商引资安排意见,分区域外出招商,谋划论证重点产业链项目,提高招商工作精准化程度。精心实施骨干企业培育工程。将一批有潜力的企业纳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培育库,通过组织“直播带岗”“银企对接会”等助企活动,帮助企业解决招工难、融资难问题。
四、践行暖心服务,蓄能优环境“孵化器”。优化政务环境。依托全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加快推进政务服务事项“一网通办”“一窗通办”改革,提升服务软实力。完善要素供给。推动人才、资金、服务等资源要素及优质项目向园区集中,全面提升工业集中区建设、管理、运营水平;定期召开现场办公会、政银企座谈会等,帮助企业解决用地审批、信贷支持等困难。构建新型政商关系。建立县级领导、乡镇部门包抓联企业帮扶制度,加强与企业的沟通联系,及时了解企业发展状况和投资意向,为企业排忧解难。
(撰稿:赵鑫 初审:韩倩 审核:章继刚 罗亚红 编辑:陈海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