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本是阖家团圆、喜庆祥和的时刻,人们沉浸在节日的欢乐氛围中,走亲访友、互送祝福。然而,一些不法分子却盯上了这个特殊时期,伸出了罪恶的黑手,使得诈骗案件时有发生。

诈骗案件频发,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节日期间人们的防范意识相对薄弱。大家忙着筹备年货、走亲访友,生活节奏被打乱,注意力分散,对于一些潜在的诈骗风险难以保持高度警惕。另一方面,不法分子善于利用春节的特殊氛围和人们的心理“下套”。

通过多年来的打击,断网、断卡行动等举措的实施,原来的电信诈骗方式已很难得逞。然而道魔相长,不法分子又更新版本,推出了以购买理财、虚拟货币等为借口“线上诈骗、线下送钱”的诈骗方式,要求受害者将现金或等价黄金取出交给网约车,或送到指定地点,一旦诈骗成功,公安机关将很难循线追踪破案,而这类案件在我市周边已有发生。

春节期间,人与人之间交流增多,打工人换工作谋高薪自然是重点话题,一些不法分子趁机设下招工诈骗陷阱,打着高薪招聘的幌子,让求职者落入圈套,损失钱财,甚至丧失人身自由。

传销经过多年整治,至今仍难绝迹,而是以更加隐蔽的方式发展下线。不法分子通常以“快速致富”“轻松赚钱”为诱饵,利用春节期间人们走亲访友的机会,拉拢亲朋好友加入。

这些诈骗行为不仅给受害者带来经济损失,还严重影响家庭和谐。一些家庭数十年辛苦积攒的家底瞬间化为乌有,甚至背负网贷,原本欢乐的春节变得愁云密布。诈骗行为也破坏了社会的和谐稳定,损害了社会的诚信体系。招工诈骗和传销诈骗还可能让受害者的职业生涯蒙上阴影,甚至危及生命安全。

为了有效防范诈骗,我们需要多管齐下。首先,个人要增强防范意识。在面对各种信息和陌生人的要求时,要保持冷静,不轻易相信。遇到涉及钱财的事情,一定要多与家人商量,或者向相关部门咨询。尤其是在求职时,要通过正规渠道寻找工作,仔细核实招聘信息,尤其涉及境外工作机会时更要小心提防。对于那些过于诱人的“发财”机会,要保持高度警惕,要坚信天上不会掉馅饼。

其次,相关部门的宣传要注重效果。近年来,反诈宣传形式多样,效果明显,但随着不法分子诈骗方式的升级,宣传方式也应随之升级,进一步提高公众的识别能力,特别是针对招工诈骗和传销诈骗要重点宣传,让大家了解其常见套路和危害。同时,执法部门要进一步加强监管和打击力度,对诈骗行为持续保持高压态势,一旦发现,迅速出击,严惩不贷。

春节是我们传承文化、享受亲情的重要时刻,不能让诈骗的阴霾笼罩。让我们每个人都行动起来,提高警惕,共同防范诈骗,守护好自己的人身和财产安全,让春节真正成为一个欢乐、祥和的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