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加强取用水监管,规范取用水秩序,玉门市依法依规运用“信用+监管”手段,加快推进取用水信用体系建设,营造良好水利信用环境。

一、健全规则体系,夯实制度基础

根据甘肃省水利厅印发的《甘肃省取用水领域信用评价工作方案(试行)》的通知,玉门市水务局扎实推进取用水领域信用评价工作,明确信用评价程序和相关规则,通过2025年取用水计划下达、费改税政策及地下水费征收工作的开展,对全市1834个取用水户水资源费缴纳、计量设施运行、水权交易、水事违法行为、节约用水设施安装等情况进行摸底调查,实行信用评价分级分类,完善辖区内的取用水户的信用信息记录、采集、共享、修复、初审和应用等流程,确保了取用水信用等级评价工作的公平、公正和统一,规范了水利领域信用体系,对建设良好守信的水环境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完善信用修复,加强信息公开

根据《甘肃省取用水领域信用评价工作方案(试行)》文件要求,玉门市积极完善取用水信用修复流程,对欠缴水资源费、计量设施损坏、违规取水行为等失信行为进行彻底整改,并与取用水户签订信用承诺书,承诺今后严格遵守水资源管理规定,诚信取用水。定期组织用水户参加玉门市水务局组织的水资源管理法律法规和信用知识培训课程。同时,稳步推进信用信息公开工作,不断提升信息公开工作的质量和实效,安排专人负责信息公开工作,进一步加大信用信息主动公开力度,2024年全年在政府门户网站公开信息190余条,其中政务公开动态信息95条,部门文件10条,政策解读5条,通过局机关公众号推送信息130余条,“双公示”行政许可决定56条、行政处罚决定18条。

三、开展教育培训,引导行业自律

开展信用评价教育培训活动,利用 “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冬季集中教育等时间节点,开展以取用水信用体系建设为主题的教育宣传活动。通过举办现场讲座、发放宣传手册和宣传品、播放宣传视频等方式,向取用水户和社会公众普及取用水信用知识、政策法规以及信用奖惩案例。通过组建宣传小组,开展“进社区、进企业、进农村”宣传活动,共计开展专题讲座13场,发放宣传品3万余份,宣传人数3000余人。同时,畅通社会监督渠道,设立举报电话、邮箱等举报渠道,鼓励社会公众对取用水户的失信行为以及水事违法行为进行举报。对查证属实的举报,给予举报人一定的奖励。截止目前,共接到举报3起,依法依规进行立案查处,切实维护了水事法治秩序。

“诚信是金,失信是耻”,玉门市取用水信用体系建设使越来越多的取用水户意识到信用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