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平凉市深入贯彻国家和省上关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的决策部署,以“优化营商环境提质增效年”行动为抓手,全力落实信用制度建设各项工作任务,奋力打造“诚信平凉”品牌,助推一流营商环境,为建设“三区一城市”提供支撑保障。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维护信用主体合法权益。制定了《平凉市高效办成一件事信用修复—行政处罚信用信息修复服务指南》《平凉市专用信用报告替代市场主体无违法违规记录证明及企业上市合法合规信息核查服务指南》,为企业提供信用修复、专用信用报告申请、下载、打印、核验等“帮办代办”服务。积极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信用修复和专用信用报告替代无违法违规证明及企业上市合法合规信息核查工作,为中小微企业发展纾困松绑、增信赋能。1-6月份,信用报告应用已覆盖政务服务事项38个领域,办理专用信用报告替代无违法违规记录证明6件,企业上市合法合规信息核查3件,受理103户企业开展信用修复,初审已办理信用修复50户。全面推行“行政处罚决定书、信用修复告知书”“两书同达”工作,截至6月底已送达156份。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助推城市信用监测不断完善。建立规范的信用信息归集、共享、应用机制,市级信用信息共享平台拥有信源单位439个,归集共享数据总量达266多万条;“信用中国(甘肃平凉)”网站新增专用信用报告、信用修复、信易贷等栏目,设置83项服务功能,发布“双公示”、失信被执行人、“黑红名单”、信用承诺等各类信用信息120.2万条,网站访问量突破134万人次。通过多种方式,督促责任单位在7个工作日内及时准确完整上报“双公示”和“五归集”信息。1-6月份,全市各级各部门报送“双公示”信息11.4万条,“五归集”信息2.4万条,数据总量居全省前列,数据上报率、合规率、及时率全面提升,分别达到99.62%、100%、99.994%。持续推进纳税、住房公积金缴纳、水、气费缴纳、信用承诺及其三类合同等涉企特定领域信用信息全部归集整合。1-6月份,全市共归集上报特定领域信息156.7万条,城市监测预警全部得满分。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惠及市场主体。组成“服务小分队”,赴全市10家市级银行开展“送政策、送流程、送培训”服务,变“摊任务”为上门“送服务”,提升“甘肃信易贷”平台的社会知晓度和应用率。截止6月底,全市入驻“甘肃信易贷”平台市场主体数量达到4.63万户,占全市市场主体的31.54%,获得贷款81亿元,获贷企业1086户,占全市存续企业总数比例由一季度的0.7%提高到3.34%,提升了2.64个百分点。21个行业主管(监管)部门制定出台行业领域信用分级分类监管细则(办法),将“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和信用监管工作有机结合,对市内全量市场主体按照风险等级从低到高的顺序分为A、B、C、D四类,实施分类监管,极大提高了监管的的精准性和靶向性。探索以“信易+旅游”为创新突破口的新型旅游模式,崆峒区将门票预订、酒店住宿、旅游线路规划等服务纳入“信易游”体系建设矩阵,打造以信用为核心的旅游服务体系,提升游客对信用体系建设获得感和满足感。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擦亮“诚信平凉”品牌。在全市开展政务诚信承诺公开活动,组织市、县级政府部门签署《政务诚信承诺书》238份,通过“信用中国(甘肃平凉)”网站、部门微信公众号等平台进行公开公示,接受社会公众监督。利用“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6·14信用记录关爱日”等重要时间节点,集中开展诚信守法宣传活动,宣传信用理念,普及信用政策法规及信用知识,提高社会公众的诚信守法意识。1-6月份,印发优化营商简报19期,报送信息30条,被省营商环境建设局微信公众号采用15条;信用中国(甘肃平凉)网站上传各类诚信信息492篇,被信用中国(甘肃)网站抓取12篇,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先后被人民日报、央视焦点访谈客户端及甘肃日报、省广播电视台等主流媒体宣传报道。